一種離心式除濕機及其除濕方法與應用
一種離心式除濕機及其除濕方法與應用【技術領域】[0001]本發(fā)明屬食品輕化工機械技術領域,具體涉及一種離心式除濕機及其除濕方法與應用。【背景技術】[0002]空氣濕度調節(jié)是食品加工中常見的單元操作,對食品品質有重要影響。目前常見的濕度控制方法有相變除濕、混合除濕和吸附除濕等方式。[0003]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審定號文獻CNU公開了一種食品車間冷凍除濕機,該設備利用相變除濕的原理,主要由具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的主體殼體、蒸發(fā)器、壓縮機、冷凝器、膨脹閥和離心風機組成。這種降溫相變除濕裝置常造成傳熱面過冷結霜現(xiàn)象,因而增加了傳熱阻力,使除濕效率下降,而當除濕機在低溫環(huán)境中工作時,還要進行間歇性除霜,影響了除濕機的工作效率。[0004]轉輪除濕機利用了吸附除濕的原理,其主體結構是一個不斷旋轉的蜂窩狀吸濕轉輪,轉輪中填充了載有吸濕劑的波紋介質,該介質在除濕區(qū)內與濕空氣接觸而降低潮濕空氣中的含水量,然后進入再生區(qū)通過高溫使吸附劑中的水分汽化脫水,以降低吸濕劑的含水量,提高其吸水能力,再進入除濕區(qū)進行循環(huán)連續(xù)除濕。該設備僅適于較低相對濕度情況的除濕,而且存在運行能耗大,轉輪使用壽命短等問題。[0005]直接混合除濕是將相對濕度較低的空氣與濕空氣直接接觸混合,這種方法節(jié)能,但受空氣濕度影響大,除濕量有限?!景l(fā)明內容】[0006]本發(fā)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(xiàn)有除濕機工作效率低、只適合較低空氣濕度除濕的北方地區(qū)等技術不足,提供一種對濕空氣特別是高濕度空氣(如中國南方)進行高效除濕的離心式除濕機。本發(fā)明的除濕機采用帶有冷卻壁面的離心分離器,通過冷凝除濕,并利用濕空氣中水分的密度比空氣大很多的原理,在離心力的作用下,使兩者分離,得到相對濕度較低的干空氣。本發(fā)明對于高濕度空氣的除濕效果尤為明顯,同時可以降低除濕能耗。[0007]本發(fā)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(xiàn):[0008]-種離心式除濕機,包括分離錐筒、頂筒和收集器。其特征在于:所述的頂筒由外圓筒、進氣管和內圓筒組成;所述收集器由自動排水閥及貯水斗組成;所述的分離錐筒的大口端與頂筒的外圓筒連接,錐口端與收集器的自動排水閥相連;所述的自動排水閥的出口端與貯水斗連接;所述外圓筒上部側面沿筒體切線方向設有進氣管,所述外圓筒和分離錐筒的內/外部設有冷卻裝置,所述冷卻裝置內設有冷卻介質進口和冷卻介質出口。[0009]所述冷卻裝置或為設置在外圓筒和分離錐筒外的夾套。[0010]所述冷卻裝置或為設置在外圓筒和分離錐筒外的冷流體箱。[0011]所述冷卻裝置或為設置在外圓筒和分離錐筒內的內置盤管。[0012]所述冷卻裝置或為設置在外圓筒和分離錐筒外的外置盤管。[0013]所述外圓筒直徑大于內圓筒,所述內圓筒與排氣管道連接。[0014]所述外圓筒和分離錐筒的總高度大于外圓筒的直徑。[0015]采用所述的離心式除濕機進行除濕的方法,其特征在于,所述方法包括步驟如下:[0016]1)冷卻裝置中通入冷卻介質,冷卻介質溫度記為T1;[0017]2)濕氣體由進氣管通過外圓筒進入分離錐筒內,形成向分離錐筒底部移動的螺旋氣流,濕氣體中的水分在分離錐筒壁面形成冷凝液,所述濕氣體溫度記為Τ2;[0018]3)所述步驟2)的冷凝液經連接管進入收集器中,而氣流在分離錐筒中心軸附近呈螺旋上升,經內圓筒引出,從而得到干氣體,完成空氣的除濕;[0019]按照以下公式計算:Τ2-1彡2°C,冷卻介質為液體或氣體。[0020]所述的離心式除濕機在空氣狀態(tài)調節(jié)和食品干燥中的應用。[0021]為了適應不同的加工需要,本發(fā)明裝置可以選配一些溫控系統(tǒng),包括冷水機、溫濕度控制機、電子流量計、換熱器等,這些外購器件或零部件都可以從商購渠道獲得,從而能達到生產所需空氣的溫濕度要求,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通過現(xiàn)有手冊和文獻可以很方便的實施本發(fā)明。[0022]本發(fā)明的有益效果是:[0023]本發(fā)明的裝置采用帶有冷卻壁面的離心分離器,對于高濕度空氣(例如中國南方地區(qū))的除濕效果尤為明顯。由于本發(fā)明是基于離心分離的原理對食品加工車間進行除濕,因而可以降低除濕能耗,提高除濕效率?!靖綀D說明】[0024]圖1:為本發(fā)明的總體結構示意圖。[0025]圖2:為圖1的俯視圖。[0026]圖3:本發(fā)明實施例2中的冷卻裝置結構示意圖。[0027]圖4:本發(fā)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。[0028]圖5:本發(fā)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。[0029]圖6:本發(fā)明實施例6的除濕流程圖。[0030]其中:1_外圓筒,2-分離錐筒,3-內圓筒,4-進氣管,5-自動排水閥,6-貯水斗,7-夾套,8-進口,9-出口,10-冷流體箱,11-第一進口,12-第一出口,13-第二進口,14-內置盤管,15-第二出口,16-第三進口,17-外置盤管,18-第三出口。【具體實施方式】[0031]下面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(fā)明,但本發(fā)明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述的范圍。[0032]實施例1(包含夾套式冷卻裝置)[0033]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(fā)明的裝置及應用進行詳細說明。[0034]如圖1,圖2所示,一種離心式除濕機,包括分離錐筒2、頂筒和收集器。其特征在于:所述的頂筒由外圓筒1、進氣管4和內圓筒3組成;所述收集器由自動排水閥5及貯水斗6組成;所述的分離錐筒2的大口端與頂筒的外圓筒1連接,錐口端與收集器的自動排水閥5相連;所述的自動排水閥5的出口端與貯水斗6連接;所述外圓筒1上部側面沿筒體切線方向設有進氣管4,所述外圓筒1和分離錐筒2的外部設有冷卻裝置,所述冷卻裝置設有冷卻介質進口8和冷卻介質出口9。[0035]所述冷卻裝置為設置在外圓筒1和分離錐筒2外側的夾套7。[0036]所述外圓筒1直徑大于內圓筒3,所述內圓筒3與排氣管道連接。[0037]實施例2(包含浸沒式冷卻裝置)[0038]如圖3所示,一種離心式除濕機,包括分離錐筒2、頂筒和收集器。其特征在于:所述的頂筒由外圓筒1、進氣管4和內圓筒3組成;所述收集器由自動排水閥5及貯水斗6組成;所述的分離錐筒2的大口端與頂筒的外圓筒1連接,錐口端與收集器的自動排水閥5相連;所述的自動排水閥5的出口端與貯水斗6連接;所述外圓筒1上部側面沿筒體切線方向設有進氣管4,所述外圓筒1和分離錐筒2的外部設有冷卻裝置,所述冷卻裝置設有冷卻介質進口11和冷卻介質出口12。[0039]所述冷卻裝置為設置在外圓筒1和分離錐筒2外側的冷流體箱10。[0040]所述外圓筒1直徑大于內圓筒3,所述內圓筒3與排氣管道連接。[0041]實施例3(包含內置盤管式冷卻裝置)[0042]如圖3所示,一種離心式除濕機,包括分離錐筒2、頂筒和收集器。其特征在于:所述的頂筒由外圓筒1、進氣管4和內圓筒3組成;所述收集器由自動排水閥5及貯水斗6組成;所述的分離錐筒2的大口端與頂筒的外圓筒1連接,錐口端與收集器的自動排水閥5相連;所述的自動排水閥5的出口端與貯水斗6連接;所述外圓筒1上部側面沿筒體切線方向設有進氣管4,所述外圓筒1和分離錐筒2的內部設有冷卻裝置,所述冷卻裝置設有冷卻介質進口13和冷卻介質出口15。[0043]所述冷卻裝置為設置在外圓筒1和分離錐筒2內的內置盤管14。[0044]所述外圓筒1直徑大于內圓筒3,所述內圓筒3與排氣管道連接。[0045]實施例4(包含外置盤管式冷卻裝置))[0046]如圖3所示,一種離心式除濕機,包括分離錐筒2、頂筒和收集器。其特征在于:所述的頂筒由外圓筒1、進氣管4和內圓筒3組成;所述收集器由自動排水閥5及貯水斗6組成;所述的分離錐筒2的大口端與頂筒的外圓筒1連接,錐口端與收集器的自動排水閥5相連;所述的自動排水閥5的出口端與貯水斗6連接;所述外圓筒1上部側面沿筒體切線方向設有進氣管4,所述外圓筒1和分離錐筒2的外部設有冷卻裝置,所述冷卻裝置設有冷卻介質進口16和冷卻介質出口18。[0047]所述冷卻裝置為設置在外圓筒1和分離錐筒2內的外置盤管17。[0048]所述外圓筒1直徑大于內圓筒3,所述內圓筒3與排氣管道連接。[0049]實施例5:除濕效果比較[0050]為了驗證本發(fā)明的實施方式,本實施例對本發(fā)明的實施例1-4的除濕機進行了除濕效果的對比試驗,試驗結果如下所述。[0051]技術條件:[0052]濕空氣的狀態(tài)為:[0053]濕熱空氣溫度60°C,相對濕度85%,流量為1000kg/h。[0054]除濕介質參數(shù):[0055]5°C自來水冷卻,流量為1000kg/h。[0056]參見圖1、圖3-圖5,濕熱空氣經由氣體輸送管道輸送到帶冷卻壁面的離心分離器,分別由進氣管4沿切線